PC Magazine就像是Byte雜誌一樣,是80年代末期重要的意見領袖。然而在長期錯誤的領導之下,PC Magazine十幾年來畫地自限,以為Personal Computing就只是以x86為中心的產業,錯失了許多真正值得探討的技術議題,甚至在x86 PC內容取捨上也偏好桌上型電腦,當然這也就自動放棄了許多讀者群。其中專欄作家John C. Dvorak更是好幾次放炮炸到自己(例如嘲諷.net是not yet)。
近五年來幾家專長x86 PC的公司如Dell與Gateway漸漸失去光環,該雜誌終於感受到了壓力。轉型之後的PC Magazine企圖用更寬廣的眼光解釋Personal Computing,居然連Dvorak這位嘲諷蘋果十幾年的作家都寫出了我愛麥金塔的文章。只可惜長期的人才偏差,讓雜誌缺乏深度。對於新技術的介紹遠不如其他線上雜誌(例如cnet)。
報上提到PC Magazine選出了七大科技奇觀,包括了摩爾定律、Wii、iPhone、蘋果公司、觸控式平面電腦、雷射、以及平面螢幕。這是在搞什麼?人家七大奇觀好歹是個建築物或至少是個地點 結果PC雜誌選出來的七大有公司,有定律,有產品,還有什麼都不是。而且竟然還跑出雷射,天啊,雷射。會不會太神奇,怎麼不乾脆順便提名飛機電話電視機湊個十全十美算了。嗯。就讓PC Magazine停留在我少年的回憶裡吧。
Wednesday, August 29, 2007
Sunday, August 26, 2007
iPhone鬆綁

本周的大新聞就是iPhone被解開,以後買iPhone不用再擔心綁兩年at'&'t的門號了(以下簡稱att,如果有人知道如何在blogger打出ampersand請告訴我)。iPhone可以拆開焊上兩條線破解,或是直接用軟體破解。
不過在美國只有T-Mobile與att兩大GSM公司,而T-Mobile又爛得讓人腳軟(除了便宜,沒有任何特點),所以我想對att的影響應該有限。個人認為對蘋果是一項利多。不論綁哪一家門號,蘋果每台iPhone照賺兩三百美元,對蘋果一點損失都沒有。這個話題只會成為免費的公關廣告罷了。不過att看來有點著急,聽說律師團已經出動威脅軟體破解的公司,如果破解軟體上市,大家走著瞧。我猜到這套軟體是賣不出去的,但萬一att把人家逼到走投無路而開放原始碼,人人可以破解,那造成的破壞性就更難估計了。希望att的律師團還是三思而後行。
手機綁門號本應是商業契約層面的問題,不應該在硬體設備上做手腳。若是提前解約大不了罰款即可,何必鎖來鎖去,多花成本又不見得能賺到多一點錢。
Monday, August 13, 2007
兩國為了洋娃娃鬧翻
這在人類歷史上大概是頭一次,中國和美國為了洋娃娃快鬧翻了。美國市場陸續發現中國製造的毒娃娃和毒牙膏。芭比娃娃的製造商於是全面回收有毒性物質的洋娃娃,此舉不但引起中國官員的鄭重聲明,同時還造成了合約廠商的老闆上吊自殺。世界兩強為芭比大打出手,實在是很難想像的畫面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