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November 13, 2007

瀏覽器大戰3.0


十年前第一場PC瀏覽器大戰把Netscape從市場獨占的老大打到完全消失。原來的班底化整為零組合成Firefox火狐狸重新加入戰局,因為開放源碼以及廣大的社群支持,一時成為專業玩家的最愛。狂推了一陣子之後終於微軟選擇了正面迎戰,整場戰役在微軟推出IE7之後結束,消費者選擇使用新的IE7,而微軟也重新拿回原本被Firefox侵蝕的版圖。

今年是第三次瀏覽器世界大戰開打的一年,戰場不再是在個人電腦,而是我們口袋裡的手機。

原本在Linux上有一套小得不能再小的HTML Layout引擎KHTML,設計相當精緻,同時也比Firefox快。蘋果看上這些優點把它拿來改寫。改寫之後想要把程式碼合併回原來的系統,可是改得太多了,一時合併不回去,所以蘋果乾脆就喧賓奪主自己開了一個新計畫讓大家進來。這個計畫就是第三次大戰的主角:WebKit。WebKit是一個核心引擎而不是一個真的瀏覽器。在今年WebKit轉眼之間成為高階行動通訊裝置的標準: Apple iPhone, Google Android, 還有Nokia S60 Browser都選擇了WebKit當做它們的瀏覽器核心。我可以看到明年十月份在高階手機會有兩成的市場是用WebKit,而且會因為台灣的代工而繼續成長。從程式開發來看,也不難想見在幾年之內市場會選擇使用共通的HTML標準而捨棄WML。因為Google與Apple的加入,讓我非常期待明年的行動通訊裝置市場。終於等到了那一天,資訊可以用簡單而共通的方式在全世界流通。

No comments: